咨询电话

15821073967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耐药细胞株培养难点总结

耐药细胞株培养难点总结

更新时间:2025-09-05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4

耐药细胞虽对特定药物不敏感,但可能因代谢压力、基因表达异常(如抗凋亡基因过表达伴随其他应激通路激活),对其他刺激(如营养缺乏、机械损伤、氧化应激)更易发生凋亡。 长期培养中,细胞易因 “隐性应激" 积累而逐渐失活(状态变差、贴壁能力下降)。 部分耐药细胞可能进化出特殊需求:如依赖特定细胞因子、需更高血清浓度(5%-10%→10%-20%)、或需 feeder 细胞支持等。

1代谢需求改变与能量消耗增加

耐药细胞为维持耐药表型,往往需要启动特殊的代谢通路或高表达耐药相关蛋白(如 ABC 转运蛋白家族的 P-gp、MRP 等)。这些蛋白的合成与功能行使(如主动泵出药物)需消耗大量能量(ATP),导致细胞对营养物质(如葡萄糖、氨基酸)的需求更高,且代谢速率可能异常(如糖酵解增强)。

若培养基营养成分(如血清、特定氨基酸)不足或比例不匹配,易导致细胞生长缓慢、状态变差;

代谢废物(如乳酸)积累更快,可能加速培养基酸化,需更频繁换液,否则会抑制细胞增殖。

软骨永生化.png

2增殖速率显著降低

耐药细胞的能量更多分配给耐药机制(而非增殖),通常增殖周期更长(如从 24-48 小时延长至 72 小时以上),甚至出现 “生长停滞" 现象。

慢增殖导致细胞密度提升缓慢,易被污染(尤其真菌、支原体,因其在低细胞密度下更易滋生);

传代间隔延长,操作中更难把控细胞汇合度(过度汇合可能导致细胞老化或表型漂移)。

3表型不稳定性与群体异质性

耐药表型的维持依赖持续的药物选择压力:若培养中撤去药物,部分细胞可能丢失耐药相关基因(如质粒丢失、基因沉默),导致群体中出现 “耐药 - 敏感" 混合细胞。

混合群体的生长特性不一致(如部分细胞死亡、部分增殖),难以获得均一的培养体系;

若需维持耐药性,需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药物,但药物本身可能对细胞存在 “慢性毒性",进一步抑制生长

原代角质细胞.png

4对外界环境更敏感

耐药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常发生改变(如脂质组成、膜蛋白表达变化),以减少药物摄入或增强外排,这导致其对环境波动(如温度、pH、渗透压、血清质量)的耐受性显著下降:

血清批次差异可能影响细胞贴壁或增殖(依赖特定生长因子);

消化过程中(如胰酶处理),细胞膜稳定性下降,易出现细胞破碎或凋亡;

培养箱 CO₂浓度、湿度波动可能更快导致 pH 失衡,影响细胞存活。

5凋亡敏感性异常

耐药细胞虽对特定药物不敏感,但可能因代谢压力、基因表达异常(如抗凋亡基因过表达伴随其他应激通路激活),对其他刺激(如营养缺乏、机械损伤、氧化应激)更易发生凋亡。

传代时若离心力过大、吹打过度,易导致细胞死亡;

长期培养中,细胞易因 “隐性应激" 积累而逐渐失活(状态变差、贴壁能力下降)。

6特殊培养条件需求

部分耐药细胞可能进化出特殊需求:如依赖特定细胞因子、需更高血清浓度(5%-10%→10%-20%)、或需 feeder 细胞支持等。若沿用亲本细胞的培养方案,易导致生长失败。


©2025 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18032507号-3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    管理登陆     sitemap.xml